来源:刑辩痴人刘平凡律师网 日期:2025/5/8 15:37:03 浏览:0
一、“中国赌石第一案”基本案情
2025年3月17日,河北省霸州市法院对备受瞩目的“中国赌石第一案”作出一审判决,玉石商人张某省、张某林因虚构翡翠原石产地被判诈骗罪,分别获刑15年与10年,陶某军无罪。此案因涉及赌石行业的核心规则与刑法中诈骗罪的认定争议,引发司法界与玉石行业震荡。
二、该案争议焦点
该案的争议焦点本质上属于行业惯例与法律认定的冲突。
第一,赌石交易的核心在于“风险自担”,其本质上属于射幸行为,买卖双方默认接受原石内部品质的不确定性。云南省石产业促进委员会专家指出,赌石仅需排除物理造假(如染色、拼接),产地争议属商业风险范畴。然而,该案法院首次将“虚构产地”纳入诈骗罪范畴,认定危地马拉翡翠未被传统赌石交易接受,超出“赌”的合理范围。
第二,该案定罪的核心证据是两份“倾向性”鉴定报告(中国地质大学与陕西某鉴定中心),但鉴定人员承认“无国家标准支撑”。根据国家《珠宝玉石鉴定》标准(GB/T 16553-2017),产地并未被纳入鉴定范围。因此本案依赖倾向性的鉴定结论作出判决,其证据的证明标准很难说达到了“确实、充分”。
我们认为,若行业规则未明确要求产地披露,且鉴定无国标依据,刑事介入可能违反“罪刑法定”与“存疑有利于被告人”原则,应优先通过民事途径解决纠纷。
三、赌石行业原产地鉴定的国家标准亟需出台
中美贸易战已经持续多年,关税战也愈演愈烈。危料翡翠因其具备价格优势逐渐涌入中国市场,但其品质却不及缅甸翡翠,甚至不良商家将危料翡翠虚标为缅甸翡翠以牟取暴利。因此,我们呼吁国家尽快制定翡翠玉石产地鉴定国家标准。
目前,翡翠产地鉴定依赖经验性肉眼观察,危料与缅料特征差异缺乏科学量化标准。建议联合地质、矿物学专家及行业协会,建立以矿物成分、微量元素等为核心的鉴定体系,推动建立翡翠玉石的分级制度。比如A类翡翠代表缅甸传统矿区,B类翡翠代表危地马拉等新兴矿区,C类翡翠代表经优化加工处理的翡翠。在此基础上,同步推行《翡翠产地溯源编码规则》,要求每件商品附载包含矿区坐标、开采时间、检测数据的区块链电子身份证。
四、刑事处罚应审慎
该赌石案在二审期间应严格审查鉴定程序。本案已进入上诉阶段,即使翡翠玉石原产地鉴定的国家标准无法尽快出台,我们呼吁二审法院也应当从有利于行为人的角度出发,重点审查鉴定资质、样本的可靠性,即切割后的送检样品是否受到污染或者破坏。同时可以启动跨学科专家听证程序,比如矿物学家、地质学家、赌石行业的精英代表等。如果涉案原石的原产地仍然无法充分确定,则应遵循“事实存疑有利于被告人”的原则。
五、结语
在中美贸易战持续多年的国际背景下,翡翠行业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地缘政治冲击。美国对华加征关税,导致缅甸翡翠进口成本飙升,危地马拉翡翠占据的中国市场份额逐渐增多。然而危料价格明显低于缅料,也不乏有商家虚标产地进行牟利的不良现象。因此,在赌石行业内部,也需要对此种不良现象进行行业整顿,比如采取行业禁入措施等机制。
但虚构翡翠玉石产地目前来说是否应当直接动用刑罚?我们认为,“赌石第一案”的刑事化处理,本质是法律对赌石行业乱局的强力纠偏,但也可能误伤传统交易逻辑。在关税战、贸易战愈发激烈的今天,翡翠玉石原产地鉴定的国家标准更需尽快出台,以弥补关于此项鉴定国标的缺失。对于该案的二审,我们呼吁法院恪守“证据裁判”原则,从有利于当事人的角度出发,在没有原产地鉴定国家标准的情形下,避免以刑事手段过度干预市场交易秩序。该案中的经济纠纷完全可以通过民事途径予以解决。
台湾A公司,2003年在深圳注册,长期生产电子元器件,各类生
L为H公司的总经理及实际经营者。H公司为Z公司的合作公司,从
程先华律师近年来接手许多合同诈骗罪类案件,而诈骗名目有民族资
近年来,互联网销售的便利,仿真枪在我国市场上流通越发增多。伴
伙年轻人包厢唱歌因口角而发生打斗,后陆续去医院处理伤口。不料